子狗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播报

文章内容

二战时期阿根廷人口多少_二战时期阿根廷

tamoadmin 2024-06-07
1.为何阿根廷土耳其西班牙1945年1-2月对轴心国宣战?2.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3.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坚信没死,而是带着逃到了阿根廷?4.

1.为何阿根廷土耳其西班牙1945年1-2月对轴心国宣战?

2.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

3.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坚信没死,而是带着逃到了阿根廷?

4.有人知德国纳粹势力渗透南美洲的行动吗?

5.二战时哪些国家没有发生战争

6.二战 巴西 阿根廷 战争

7.二战后的阿根廷,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纳粹战犯?

二战时期阿根廷人口多少_二战时期阿根廷

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历时74天的英阿马岛之战,这一场未经正式宣战的战争,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则称为"马岛战争",这是二十世纪第一场可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本文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东到西经57°40',西到西经62°,南到南纬53°,北到南纬52°15'之间的海面上。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本文简称南岛),位于马岛东南716海里,西经39°南纬53°的海面上,面积3700平方公里,居民随季节变化时多时少,最多达500人,首府为格里特维肯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加上八十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说起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以久,漫长而复杂。1592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该岛,但阿根廷则认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于1520年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发现东西两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并由此命名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十八世纪初,大批法国人先后来到该岛,称为马洛伊内群岛,后转化为西班牙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建立定居点,1765年英国人在西岛建立定居点。1766年,西班牙以25万英镑的价格从法国手里买下东岛,1770年,西班牙又出兵占领西岛。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占领西岛,次年占领东岛。从此英阿对马岛的主权进行过多次谈判。

1982年2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又宣告破裂。阿根廷开始准备以武力收复马岛,并制订出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9名工人来到南岛拆除一家旧鲸鱼加工厂,工人们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立即提出强烈抗议。3月24日,英国原驻马岛的海军"忍耐"号破冰船,搭载两架直升机和140名士兵,前往南岛实施威慑。

3月26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提前实施"罗萨里奥"计划,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坦克登陆舰,1艘潜艇,1艘破冰船,1艘补给船搭载2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40两栖特混编队,从贝尔格拉诺启程前往收复马岛,以1艘护卫舰,1艘供应舰搭载2个排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60两栖特混编队,从德塞阿多港启程前往收复南岛,还以1艘航母,4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1艘油船组成第20特混编队,提供战役掩护。作战总指挥为陆军第5军军长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

4月10日,第40两栖编队驶抵马岛。午夜时分,阿军陆战队的侦察小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次日凌晨,蛙人分队在约克海滩登陆。六时三十分,阿军主力在龙克湾登陆,随即攻占了机场和港口。八十三十分,阿军七架C—130运输机运来3000多后援部队,使岛上阿军总兵力达4000人。九时,马岛的英国总督率所部181名官兵投降,阿军占领马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任命梅嫩德斯准将为马岛军事长官。

阿军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振奋,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五月广场",高唱国歌,高呼口号,欢庆胜利。全国十多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

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

4月3日,阿军第60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3人投降。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人,损失2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随即向马岛进行紧急运输,运送大量的援军和物资。同一天,英国国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以全票赞成通过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此人时年四十九岁,毕业于海军学院,担任过潜艇艇长、驱逐舰舰长、国防部海军作战计划处处长,机敏果断,有"海狼"之称。

4月5日,英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舰队,共有37艘战舰,20架"鹞"式战斗机,58架各型直升机,3500名海军陆战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正在大西洋的4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在特混舰队一万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军参战部队完成了制定作战方案、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并根据4月4日议会签发的法令,征租58艘民船,作为舰队的后勤支援力量,同时对征用的民船按需要进行快速改装。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号和"堪培拉"号客轮都改装为运兵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和"大西洋堤道"号滚装船改装为飞机运输船,特别是"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40名学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征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三天就改装为医院船。英国的这些高效迅速的临战准备,奠定了取胜的基础。

此外,4月26日,由23艘军舰、20架飞机、2000名陆军组成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5月12日,由18艘军舰和3000名陆军组成的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

4月7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

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最先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进行封锁。

4月15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猎迷"巡逻机,开始对马岛海域进行空中巡逻。

4月17日,英军舰队到达阿森松岛,休整一天,并补充物资,进行实弹射击,校正了枪炮。同时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争议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并积极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使美国、欧共体等国都表示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贸易,实行对阿的禁运,向英国则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

4月19日,特混舰队从阿森松岛启程,前往马岛。

4月20日,由英军特种空勤团(简称SAS)和海军特别舟艇中队(简称SBS)的特种部队的成员组成联合侦察分队在南岛机降。但南岛上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使英军损失2架直升机,侦察分队无法开展活动,只好无功而返。

4月22日,十四名SBS队员先从C—130运输机伞降在南岛北部海域,再换乘潜艇到达距南岛约三海里处,最后游上岸,进行侦察,查明了南岛上阿军的兵力、装备、火力配置,并为后续部队的登陆选择了机降地点,还清除了岛上的雷区。

4月24日,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组成的先遣队驶抵南岛海域。

4月25日,南岛上的SBS队员引导第42陆战突击营机降在岛上,晚六时,英军占领了南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同一天在马岛海域巡逻的英军"山猫"直升机发现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S—12空舰导弹,并投下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只好抢滩搁浅,65名艇员弃艇逃生,被英军俘虏,"圣菲"号后在拖带中沉没。

4月26日,英军俘虏了阿军在南岛的守岛部队156人,英方无一伤亡,重占南岛。使英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4月28日,英军舰队到达马岛,英国国防部宣布从格林威治时间4月30日十一时起,所有进入马岛周围200海里禁区的飞机和舰只都将遭到攻击。阿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马岛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和宵禁。

4月30日,英军舰队完成对马岛海空封锁的部署。"征服者"号核潜艇发现阿军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一面报告指挥部,一面进行跟踪。

5月1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火神"轰炸机和从航母起飞的"鹞"式战斗机首次空袭马岛。

5月2日,经战时内阁批准,"征服者"号潜艇在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在1400码距离上,向跟踪三天的阿军"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三枚MK—8鱼雷,命中两枚,巡洋舰在四十五分钟后沉没,阿军有321人阵亡或失踪。由于该舰被击沉,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并使得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再未出战。

为何阿根廷土耳其西班牙1945年1-2月对轴心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阿根廷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巴西、墨西哥等国,也低于拉美各国的平均速度。由于地理上的原因,阿根廷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生产集中在潘帕斯草原区,工业部门也大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据统计,阿根廷全国工厂企业的80%集中在从圣菲市到拉普拉塔市之间,即巴拉那河和拉普拉塔河沿岸的狭长地带。全国的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电信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相应地集中在这一地区。这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造成了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力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以及人口过于集中等严重问题。 二战前与战后初期,阿根廷一直是拉丁美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是,二战后的40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45年时的位居拉美第1位,降至1984年的第4 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战后阿根廷政局的长期激烈动荡。自1945年以来,阿根廷政府先后更换了8届。不稳定的政权交替,必然带来国内政策的多变。尤其在几任军政府时期,推行自由经济政策,无限制的大量进口,民族工业受到打击,致使阿根廷的经济不仅通货膨胀更加严重,而且国际收支上的赤字也大幅度增加。 1985年6月,阿方辛政府实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的新经济政策,即“奥斯特拉尔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仍未能控制通货膨胀的惯性发展。货币严重贬值,财政赤字增 加,外汇储备枯竭,生产萎缩,人民购买力下降。阿根廷成了拉丁美洲第三大债务国,外债总额高达640亿美元。 1989年5月,梅内姆就任总统,采取新的经济改革计划,实行了以对外开放、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2年政府继续进行经济调整,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由于稳定货币,紧缩财政、严格税收等措施得当,从而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财政出现盈余,回流资金不断增加,外汇储备上升,经济在持续稳定中出现较大的增长势头。

阿根廷经济的全面危机。以下是阿根廷2001年中的有关经济数字。最近,情况进一步恶化,失业率等已经大大超出本资料中的数字。请参见最新情况的报导。

货币:1阿根廷比索(arg$)=100 Centavos

2001年中汇率:

1 arg$=1.18欧元

1欧元 = 0.85 arg$

国内生产总值:28504.亿美元

增长率:-0.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277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农业5%,工业28%,服务业67%

失业率:14,.7%

通货膨胀率:-0.7%

国家收入:411.5亿美元

国家支出:492.3亿美元

国际收支赤字:123.1亿美元

外债:1478.8亿美元

外汇储备:251.5亿美元

获得的援助款:9100万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239.3亿美元

能源:产量8066万吨标准煤,出口1807万吨标准煤,消费5790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例:天然气52%,原油40%,其它3.5%,核能源3%,煤1.5%

农业:使用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9.9%,可灌溉耕地面积占5。7%。农业产品占出口收口的三分之一,尤其重视的是养牛业。但欧洲疯牛病并没有给阿根廷农业带来大推动,因为欧洲和北美由于疯牛病而禁止牛肉进口。

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

森林面积:346000平方公里

每年砍伐:2851平方公里

主要工业领域:食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钢铁制造

出产原材料:石油,天然气,石煤,铁矿砂,铀和金

外贸:

贸易逆差:7.7亿美元

出口:233.3亿美元,其中35.7%是食品,16%是机械和运输工具,11.1%是工业初级产品

主要出口对象国:巴西(30%),美国(8.4%),智利(7%)

高技术产品出口:5.57亿美元

进口:241亿美元,其中49.8%是机械和运输工具,15.5%是化,15.1%是工业初级产品

主要进口对象国:巴西(22.3%),美国(19.8%),德国(6%)

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

为何阿限廷、土耳其和西班牙在1945年1-2月才对轴心国正式宣战?战争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一场浩劫,哪个国家都希望置身事外,战亊一起,无论赢家还是输家,都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富国经过残酷的战争消耗也可能变为穷国,奥斯曼帝国的崩溃是因为战争,强大的罗马军团波斯帝国覆灭也是战争的杰作,作为奥斯曼帝国分裂后残余部分形成的土耳其,更是心有佘悸,选择恰当时机参战,即可以捞到最大利益,又不担任何风险,同时也结交了盟友,可以看出土耳其用心良苦,西班牙做为老牌帝国,跟随英法没少给世界添堵,已耗尽了帝国的繁华,过早参战并不实际,因为综合国力已不允许其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不参战,做为欧洲盟友又说不过去,因而选在1945年参战,一是战争胜利已见曙光,做为战胜国可以取得名利双收好处,二是投入有限,国力负担不重,而阿根廷其实很纠结,因为他们几乎置身事外,同盟国轴心国两方通吃,两方面关系都不错,并被纳粹列为战后藏身首选之地,后来事实也证明,众多罪大恶极纳粹分孑在阿根廷改头换面度过余生,今天看来这是当时阿根廷政府的一种策略,因为他们参不参战,轴心国都难逃覆灭下场,参战则撇清了与轴心国的关系。阿根廷和西班牙虽然在二战前期一直保持“中立”,但是由于阿根廷和西班牙都是类似德国的法西斯独裁体制,且和德国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弗兰哥政权能在西班牙内战中获胜,主要就是依靠德国和意大利的鼎力相助,建立了军人专政的法西斯政权,因而西班牙与德意关系很好。

这三个国家都是到最后才向轴心国宣战,原因很多,但有几点是比较相似,历史事实在告诉我们,正义一定战胜邪恶:

第一,西班牙、土耳其、阿根廷三国都有一部分社会精英和当时的德国关系密切,也得到了德国暗地里的支援和认可,比如当时的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府,他1936年通过发动政变上台,这次政变得到了当时的纳碎德国的支持,也包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的支持,在佛朗哥成立独裁政府后更不可能去反对德国等轴心国,虽然佛朗哥认为德国会最终失败,但一直收到德国的经济支援,再加上刚成立独裁政府,百业待兴,人民生活贫苦,这也是西班牙政府不愿直接派兵支持德国纳碎的原因,另一个方面,当时的西班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英法也极力拉拢,支援了不少粮食,这些也是西班牙一直保持中立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土耳其和阿根廷也是差不多情况,他们国内也分联德派和联英法派,土耳其一战时损失惨重,不敢贸然参战,也没有表示加入轴心国,直到看到德国不能取胜了才立刻宣布参战,捞取好处。

第二,他们三国都有自己的国内问题。西班牙不用说了,刚建立独裁政府,没能力和资金再进行战争,一旦宣战加入哪个阵容,战争的压力就会非常大,而二个阵容也不敢随便硬推西班牙加入,怕事与愿违,阿根廷虽然远离欧洲,但它的上层精英包括***,和德国纳碎联系密切,主张参加轴心国,但是,在阿根廷国内民众,绝大多数不支持参加,支持中立,后来看到巴西宣布加入同盟国捞到了不少好处,在得知德国无法取胜和美国诱惑下勉强同意加入英法阵容,这就是啊根廷到最后才宣战对抗轴心国的原因。

第三,土耳其一直都是德国纳碎的友国,但是土耳其经历了一战和土俄战争,损失惨重,还没回复元气,不可能再投入战争,土耳其即不表态也不参与,等到大势已去,土耳其在美国的动员下仓促报名,支持同盟军,最后拿到了一个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二战中,西班牙表面上看是中立状态,但其实是亲德的国家,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不是轴心国,胜似轴心国。但是由于西班牙特殊的地理位置(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也并没有直接出兵参战(派遣志愿军参加入侵苏联),同盟国也并没有对西班牙怎么样,而西班牙在德国濒临战败之际,放弃了德国轴心国阵营,撤回了相应部队。不过西班牙并没有对德国宣战,一直保持中立到战后。二战后尽管西方国家孤立西班牙,但是由于美国的帮助,西班牙经济依旧发展很快,成为发达国家。

而三四十年代的阿根廷,也是军人专政的法西斯国家。加上德国积极拉拢南美各国,试图影响美国的后花园,和南美部分国家关系也非常好。阿根廷也是一个亲德的中立国,甚至一度收留了大量的纳粹战犯。不过在美国等盟国的压力下,阿根廷最终还是迫于形势对德宣战,但是也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对德作战。

二战后,大量的纳粹分子在阿根廷逃过了审判。而大量的小道消息也声称没有自杀,而是乘坐潜艇来到了阿根廷,然后隐居起来。

阿根廷自称是的老人,当然,她的夫人声称他是精神病人。不过无风不起浪,若不是一直以来流传民间的传言,也不可能有阿根廷自称自己是。

至于土耳其,在一战中由于参加了德国阵营,惨遭解体,若不是凯末尔革命最终迫使协约国妥协,土耳其险些亡国,但是土耳其依旧还是签订了极为苛刻的条约,丧失了全部的境外土地。二战中,土耳其显然聪明了很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中立状态。由于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轴心国和同盟国都是积极拉拢土耳其的。土耳其虽然最终参加了同盟国,不过基本上成功的避免了二战对土耳其的破坏。

阿根廷和西班牙长期中立,主要是因为自身就是法西斯专政政权,而土耳其则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左右逢源,最终都站在了同盟国一边,可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坚信没死,而是带着逃到了阿根廷?

说起人类历史上的大战,那么一二战应当是规模最大的,尤其是二战,了解过这次战役的都知道,这是少有的世界大战,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了亚洲,其中德国与日本,作为帝国主义的典型,也是诸多受害国所厌恶的国家。德国纳粹可谓是臭名昭著,在历史上犯下诸多罪行,不过德国最后还是战败了,那些纳粹大多逃往阿根廷,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阿根廷政府对纳粹,又有什么庇护呢?

德国宣布投降后,纳粹有以下几个下场,要么被战胜国逮捕,送上军事法庭审判,基本上难逃一死,其次有能力的纳粹,例如一些掌握技术制造的纳粹,这些人大多数可以活下来,而且美国还在暗中挖墙角,帮助那些掌握技术的纳粹,逃往美国去,为美国出力。最后一种纳粹,只有逃往各国了,都知道欧洲是由很多小国家组成的,所以有不少纳粹,会选择隐姓埋名逃去别的国家。

阿根廷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为什么纳粹不去别的国家,反而这么喜欢去阿根廷呢?主要是因为当时阿根廷政府的政治立场,它是当时南美唯一中立的国家,与欧洲的位置正好是个对角线,欧洲各国想来找麻烦的话,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阿根廷的气候条件,与欧洲也比较相似,与中东、南美其他国家相比,阿根廷显然更适合纳粹居住。

同时阿根廷属于一个移民国家,这里也是个白人为主的国家,二战开始之前,阿根廷有很大一部分的居民,是从德国过来的,并且很多乡镇都有德语学校,纳粹在这里并不受排斥,反而受民众的欢迎,阿根廷与英国有矛盾,而德国与英国关系也不合,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虽然阿根廷政府嘴上说中立,其实内心更偏向于纳粹要多一些。

阿根廷之所以这么受纳粹的欢迎,是因为民众们不排斥,同时语言上也可以沟通,政府还属于亲纳粹派,在德国宣布战败后,阿根廷政府还派人送了几百本空白护照去往德国,让不少纳粹活了下来。当然了阿根廷也不是做慈善,会接受被人唾弃的纳粹,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有技术,阿根廷有了这些高技术纳粹帮助以后,迅速地崛起,成为当时南美的强国,在马岛战役中,还击败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所以阿根廷的接受,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像一些没能力、没钱没技术的纳粹,基本上也逃不出德国的领土。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纳粹去往阿根廷,是因为生活条件与德国相近,同时阿根廷的政府与国民对他们不排斥,而且还挺欢迎,因此阿根廷才成为纳粹逃往的首选,当然了,阿根廷也不是傻子,只要是纳粹都接受,接受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有技术的话,那么无论是阿根廷还是美国,都可以忘记你的纳粹身份,给予你一个新身份。

有人知德国纳粹势力渗透南美洲的行动吗?

阿道夫?朝自己的嘴里开枪,他还咬碎了一个玻璃胶囊。我亲眼目睹元首的头骨被子弹打穿,死相十分凄惨。爱娃没有用枪自杀,她也喝了毒药。?这段话出自《在阿道夫?身边的日子》,作者是荣格夫人,作为早年经常辅助的纳粹女秘书,荣格夫人告诉世人,当柏林被破后,是自杀身亡的。

时过境迁,荣格夫人的话看起来很可靠,但外界还是对的死众说纷纭。根据荣格夫人的说法,盟军之所以没找到的尸体是因为在那之前已经派人秘密将自己的尸体处理:?和爱娃自杀后,德军往他们身上泼汽油。?我自己点燃了一块破布,亲眼目睹两具尸体慢慢被火焰吞没。?看样子外界想要找到阿道夫?,希望十分渺茫。

事实果真如此吗?直至今日,西方许多研究二战历史的专家依然相信,纳粹头目当年不但没有自杀,还很狡猾地躲过了盟军的搜查,提前逃跑了。人们猜测,最有可能带着他的附庸们逃到了阿根廷。

阿根廷作者及二战学者阿贝尔?巴迪早年凭借自己作品《在阿根廷》一炮而红,他在书中指出,逃到阿根廷后与当地政府交易,用一千亿美金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那之后他一直和自己的爱娃东躲西藏,最终隐居在某个角落,直到1964年,活到75岁,才死去。随着《在阿根廷》一书的畅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自杀的真实性,作为二战时期欧洲最臭名昭著的魔,没有理由不像墨索里尼一样被绞死。

八卦消息?越传越广,欧洲人是最不淡定的。来自英国知名媒体的记者威廉姆斯在公开场合宣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确实于1945年带着他的爱娃逃离至阿根廷隐居,他们还生下了两个女儿,本人也活到了1962年才死。?

怀疑者的证据有三:首先,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人就建立了通往南美的快速路径,时人称之为?老鼠路线?,许多在阿根廷被逮捕的逃逸德军都坦言,自己当初是沿着?老鼠路线?赶到阿根廷的。

其次,阿根廷早期与纳粹有过亲密的交往,同时,它也是纳粹后裔的主要移民地,这一点在在战后阿根廷政府不太寻常的政治举动中就可知晓一二。

最后,阿根廷在二战时期无视国际社会谴责,接收大量纳粹党。在位时多次表示会给予阿根廷大量的贸易机会。怀疑者们认为,及其手下逃到阿根廷后,使用大量金钱使得后者愿意收容他们。

随着贝隆政权的倒台,纳粹裔德国人不再受到庇护,他们争相逃亡,至此,是死是活,人在何处,已经是个永远的谜团了。

二战时哪些国家没有发生战争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美也是有渗透的,并且南美成为了二战后德国战犯外逃的圣地,以至于南美某些国家的军服在今天看来和德国二战纳粹军服很相像。下面介绍一段德国纳粹在南美的情况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阿根廷的政权一直在军人和舞弊选出的总统之间交替。在种族(其人口93%以上是白人)、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阿根廷是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军政府甚至以恢复旧日“西班牙的十字和剑的联盟”的名义与佛朗哥加强了联系。有些人甚至要求取消独立,重新从西班牙派遣总督作为阿根廷的统治者。在梵蒂冈的怂恿下,阿根廷军政府和教会还梦想在南美建立一个西班牙化的天主教国家,与美国分庭抗礼。阿根廷驻西班牙大使埃斯科瓦尔(Adrian Escobar)奉命与德国和梵蒂冈的官员进行会谈,商讨合作事宜。他与梵蒂冈教皇厅秘书长马吉奥尼枢机主教(Luigi Magione)进行会晤后达成了一份协议,一旦战争结束,阿根廷就实行更为宽大的新移民法,从而为战争末期纳粹要员从梵蒂冈到阿根廷的“逃亡之路”打下了基础。

二战爆发后,阿根廷分成两个阵营:政府、军人和大资本家支持纳粹,民众则支持盟国。欧洲战事刚一爆发,软弱的代总统卡斯蒂略(Ramon Castillo)就宣布中立。尽管阿根廷国会已经批准了1940年哈瓦那决议-对任何一个西半球国家的进攻都被视做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入侵,但它在珍珠港事件后依然坚持中立,拒绝对德日宣战。阿根廷政府深信德国将会获胜,并将控制欧洲,因此与其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甚至在1942年初两艘阿根廷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后仍决心与其保持友好。作为回报,德国不仅赔偿了阿根廷的损失,而且答应说只要阿根廷船只把航行路线和时间通知他们,德国海军将保证其安全航行。

1942年1月,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商讨西半球国家的战时政策。会后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协定》,签字国保证与轴心国断交、宣战,并冻结和没收轴心国在这些国家的资产。作为回报,美国将按租借法案向这些国家提供武器,以及军事和经济援助。阿根廷没有签署该协定。直到1942年6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洲经济与财政管制会议后,阿根廷才在表面上终止与轴心国的所有商业活动,但私下里仍偷偷与纳粹进行贸易往来。

阿根廷的虚假中立一直维持到1943年6月4日,此后则义无返顾地倒向了纳粹。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卡斯蒂略总统被迫就阿根廷是否参加西半球防御体系和对轴心国宣战的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纳粹分子、长枪党、军官集团和大地主随即在6月4日发动了反全民公决的“上校政变”。这些上校们刚一掌权就向德国求购,以对巴西开战。到1943年9月,他们转而开始寻求与纳粹结盟,并派遣特使到西班牙与纳粹官员进行谈判。美国的反情报机构截获了阿根廷的纳粹特工头目贝克(Johan Backer)与党卫队保安处头子瓦尔特.舒伦堡的通讯,随即迅速通知英国海军,在特立尼达拦截了阿根廷秘使乘坐的客船。不过盟国未能阻止上校们更进一步的阴谋:庇隆和贝克继续策划推翻邻国的政府,以在南美建立一个亲纳粹联盟。庇隆曾在一份秘密宣言中写道:“……我们已经有巴拉圭,玻利维亚和智利。再加上阿根廷,很容易向乌拉圭施加压力。五个联合起来的国家是很容易击垮巴西的。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其广大的德国移民也是有利因素。把巴西拉进来之后,美洲大陆就尽在我们掌握了。”

在战争期间,由于阿根廷政府的配合,大多数在阿根廷的德国公司将其利润交给当地的纳粹间谍组织,成为其活动经费。美国财政部还怀疑阿根廷为轴心国“洗”了大量的外汇,接收大批纳粹掠夺的货币和证券,并使其进入美国市场。阿根廷还充当了纳粹的供货商。尽管大宗的货物如小麦、牛肉等很容易被盟国拦截,但小规模的走私-比如德国急需的工业用金刚石和白金-仍源源不断地从阿根廷流往德国。珍珠港事件之后,摩根索曾想立即冻结阿根廷的资产。1942年5月,他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了证据,表明众多的阿根廷公司正在为美国境内的德国资金提供掩护,并将价值1000多万美元的纳粹资金带入美国以使其合法化。然而直到1942年10月罗斯福才同意国务院对选定的阿根廷账户进行冻结。超过150家阿根廷公司和个人被列入了国务院的黑名单。

1943年12月20日,乌拉圭发生了未遂军事政变。通过拦截、破译德国特工发回国内的情报,美国从中揪出了阿根廷的黑手。美国威胁要公布这些材料、将阿根廷开除出美洲国家组织、并对其实施制裁。在这样的威胁下,阿根廷被迫作出让步,于1944年1月同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然而此后阿根廷继续保持中立。在战争的最后年月中,阿根廷是鲍曼藏匿纳粹财产的主要目的地,也是纳粹战犯在战后的主要避难所。

美阿之间关于“安全港计划”的谈判于1944年开始,但由于两国间的紧张关系而受到极大的限制。1944年2月,因颠覆乌拉圭和玻利维亚政权的丑闻败露,阿根廷军人总统拉米雷斯将军被迫辞职,将权力转交给了法雷尔将军,庇隆担任副总统。美国宣布不承认法雷尔政府,并召回了驻阿根廷大使。8月5日,阿根廷外长给美国国务卿赫尔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不准备改变其外交政策,因为“同正在面临失败的轴心国断绝关系是不符合阿根廷的骑士精神的”。他还在信中试图分享美国的租借法案武器援助,赫尔抓住这个机会在回信中好好羞辱了阿根廷一番。8月16日,阿根廷储存在美国的黄金被全部冻结。9月,美国商船被禁止驶往阿根廷港口。做为回应,阿根廷退出了西半球防御体系,其央行停止协助美国调查纳粹财产。

态度强硬的赫尔因病辞去国务卿职位后,继任者斯退丁纽斯对阿根廷采用了更温和的政策。负责拉美关系的助理国务卿纳尔逊.洛克菲勒也支持温和路线。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银行在战争期间从阿根廷非法吸收了大量纳粹资金,也正是纳尔逊.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通过西班牙向德国运去了大量石油。

1945年2月7日,摩根索建议代理国务卿格鲁(Joseph C.Grew)派一支特别代表团去阿根廷,查找并没收纳粹在那里的资产,格鲁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驳回了该提议。1945年初,在墨西哥查普恰佩克城举行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美洲国家(阿根廷除外)通过决议认可了各国家处理本国纳粹财产的自由权。由于阿根廷继续支持纳粹德国,它被排除在这次会议之外。直到自杀前一个月,由于意识到被西半球其它国家孤立,特别是美国准备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阿根廷才不情愿地向德国宣战。

1946年5月22日,“安全港计划”成员报告说在阿根廷的德国资产大约为2亿美元,包括银行存款、房地产和各类货物,但未发现有艺术品和珍宝的藏匿处,他们错误地断定阿根廷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纳粹赃物藏匿地。此外,尽管早在1942年美国就获知阿根廷和德国的非法货币交易,该报告却说并没有证据显示阿根廷接收了纳粹的黄金。1942年4月,美国驻瑞士领事报告说,一位阿根廷外交官正在将纳粹掠夺的美元偷运回国销售,然后将获得的现金汇寄回瑞士。英国情报机关也在1944年查出阿根廷与瑞士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而且经常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1947年5月,阿根廷中央银行计划将1.7亿美元的黄金转移到其联邦储备局的账户上,后因担心美国追查黄金来源而推迟了计划。1973年庇隆重新掌权后,曾将他的400吨黄金投入进行交易。庇隆货物的代号是“鲍曼1345”,买主是西班牙政府。销售人员自然将这批货物与政治挂上了钩。但没人追查这些黄金的最终来源是哪里。

由于冷战的原因,“安全港计划”在阿根廷也无疾而终。1947年6月3日,杜鲁门总统和阿根廷大使发布一份联合声明:两国将与其它拉美国家重新商议建立新的互助条约组织。1947年9月,阿根廷加入了美洲互助条约,即《里约热内卢条约》,鲍曼在阿根廷隐匿的公司和财宝安全地保存了下来。这时美国西半球的主要目标是扼制共产主义,对纳粹战犯和纳粹黄金已无暇顾及。尽管阿根廷的黄金储备飞速增长,大量的纳粹战犯也藏匿在那里,可调查者们直到半个世纪后“仍未发现”阿根廷曾大量接收纳粹黄金的直接证据。

二战 巴西 阿根廷 战争

以下是二战期间没有卷入战争的一些国家:

* 瑞典:瑞典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 瑞士:瑞士同样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并且其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形提供了天然的军事屏障,使瑞士成为了中立国家中的代表。

* 西班牙:虽然西班牙在二战期间经历了内战,但该国并没有直接参与二战的国际冲突。

* 葡萄牙:葡萄牙在二战期间也保持了中立,并且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 爱尔兰:爱尔兰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大陆,避免了战争的影响。

* 阿根廷:阿根廷在二战期间也保持了中立,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大陆,避免了战争的影响。

* 也门:也门在二战期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没有卷入战争,例如伊朗、土耳其、乌拉圭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国家没有直接参与二战的国际冲突,它们可能仍然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例如,伊朗和土耳其虽然在战争期间保持了中立,但它们仍然受到了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等影响。

二战后的阿根廷,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纳粹战犯?

阿根廷虽然保持了中立,但其对外政策上是亲纳粹的.战后纳粹的不少战犯都到阿根廷流亡.曾经营救墨索里尼的德国特勤队长甚至成为了阿根廷总统的保镖!纳粹的不少黄金等资产也有部分被转移到了阿根廷.当然,犯罪者终究逃不掉正义的惩处!流亡阿根廷的战犯在战后陆续地悉数得到审判.

纳粹党有多么惨无人道,即使是不了解史事的人都略有耳闻,所以自从法西斯联盟战败之后,纳粹党基本上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在这种情景之下,只有阿根廷敢收留这些纳粹战犯,而这些罪恶滔天的纳粹党们逃跑的目的地也是阿根廷。阿根廷敢做出此种举动,主要是因为:

阿根廷在二战时期是一个中立国,并且有明显的亲近德国和意大利的意向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阿根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整个国家的人口,都来自于外来国度,在上个世纪就有20万的德国人在阿根廷居住,这些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使是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他们的内心依然忠于德国。有这些人在阿根廷内部,很明显阿根廷就是一个亲纳粹党的国家。

阿根廷对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没有任何好感

尤其是美国和英国阿根廷尤其反感,因为阿根廷一直受到上述两个国家的打压。国内反美情绪非常高。并且德国才是阿根廷的,一是父母,军事和经济方面一直都是德国在支持。纳粹党也正是了解这些因素,所以才在战败之后大量的前往阿根廷进行避难,而阿根廷也由于之前受了他们的造福,给那些纳粹党提供护照,甚至帮助那些罪恶滔天的人逃脱法律制裁。

根廷的做法受到了国际上的声讨,最后由于接受不了舆论压力,只能放弃对那些纳粹人的包庇,并且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对这些纳粹残余分子进行调查和追杀。经过数10年的调查之后,有一部分纳粹党被揪出来,绳之于法,而大部分的人在这几十年间都安享了晚年。所以阿根廷被称为纳粹党的天堂不无不过。